9月8日至9月20日,清镇市残疾人联合会组建专项验收组,对2025年度中央资金基本康复支持性服务及省级资金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项目,开展全面入户验收与满意度调查回访工作,以实地走访、深度沟通的方式,检验服务实效、倾听残疾人群体心声。
验收工作严格遵循“资料核查+入户回访”双轨模式开展。验收组首先前往清镇市康家怡护理服务中心、清镇市怡心居家托养服务中心两家服务机构,仔细核查项目档案完整性、服务记录纪实规范性,确保每一项服务都有迹可循、有据可依。随后,验收组按科学比例抽取服务对象家庭入户,每到一户都与残疾人及其家属促膝长谈,详细询问服务内容是否落地、服务时间是否达标、服务态度是否贴心,同时认真记录大家的意见建议与满意度评价,让验收结果更具真实性与代表性。
走访过程中,一幕幕温暖场景不断上演,残疾人群体的赞誉与感恩成为最动人的“答卷”。在新店镇永和村,肢体重度残疾的向某某激动地向验收组讲述:“党和国家的政策真是太好了!我行动不方便,以前理发都是大难题,现在有工作人员定期上门,不光帮我理发、剪指甲、做按摩,还帮着打扫家里卫生,农忙的时候更是主动来搭把手,这些服务太实用、太贴心了!”
在智力残疾人王某某家中,验收组看到王某某身上穿着的衣服,都是服务机构牵线爱心人士捐赠的暖心物资。王某某的妈妈一见到验收组询问服务机构做得好不好,就紧紧抓住验收组成员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反复说着“她们真是太好了”。周边邻居也主动向验收组夸赞:“自从机构来服务后,他家屋里变得干净整洁多了,遇到难事也有人可找、有处可喊,这些工作人员比亲戚还亲!”
还有从小因脑瘫常年卧床的残疾人袁某,原本沉默寡言,却特别喜欢和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聊天,听他们唱歌,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部分精神残疾人家属则提到,家里的残疾人对陌生人十分警惕,连门都不愿开,但只要看到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穿的红马甲、绿马甲,就会主动开门,这份信任格外珍贵。这些细节不仅让验收组深受感动,更印证了服务机构工作的扎实与用心——工作人员用真心换真情,早已成为残疾人群体心中可信赖的“亲人”。
据统计,2025年度清镇市残联中央资金基本康复支持性服务与省级资金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累计为全市790名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了专业的日间生活照料与康复护理服务。这项服务不仅精准解决了残疾人理发、护理、日常照料等急需难题,更有效减轻了残疾家庭的照料负担与经济压力,进一步解放了家庭生产力——让家庭成员能从繁重的照料工作中抽出身来,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发展产业、改善生活。在身心得到充分关爱、尊重与慰藉的同时,残疾人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服务残疾人,我们永远在路上。”清镇市残联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从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服务提质升级:一是实现服务对象精准化,通过更细致的摸排与评估,确保服务精准对接最需要的群体;二是推动服务内容多元化,在现有照料、护理基础上,拓展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更多元服务;三是落实服务质量标准化,建立更完善的服务规范与考核机制,让服务质量有保障、可衡量。同时,也将要求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强员工管理、创新服务方式,全力打造有口碑、有温度的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品牌,让暖心服务持续照亮残疾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