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白云区残联组织召开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推进会暨2026年工作部署会,进一步提升康复服务规范化、精准化水平,切实为残疾儿童权益保驾护航。区残联领导班子,各定点康复机构负责人,区残联机关及乡镇(街道)残疾人工作者40余人参会。
会议传达学习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了贵阳贵安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筑府办发〔2025〕2号)、《白云区残联关于印发〈2026年白云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白残通字〔2025〕7号)等文件精神,总结了2025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成效,分析存在问题,部署2026年重点任务。
2025年,白云区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纳入区级“十件民生实事”工程,以实际行动彰显对残疾儿童群体的深切关怀。通过“线上申报”审批流程,实现应救尽救,着力保障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努力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美好愿景,使残疾儿童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截止目前,共为209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含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涵盖脑瘫、孤独症、智力障碍等7类残疾类型。
在交流互动环节,贵阳昕霖特殊儿童家长心理援助中心、贵阳南明区爱心家园儿童特殊教育康复训练中心、贵阳市观山湖区希望家园听觉言语康复中心3家机构分别就康复服务成效跟踪、制度保障、康复专业人才培训、能力提升以及下步打算等工作情况及进行了交流分享,机构代表在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中呈现出的特色亮点,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
白云区残联理事长曹平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是民生工程,更是良心工程。2026年,各康复机构、乡镇(街道)要以“三个强化”为抓手,着力做到“三个提升”,推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助推儿童康复事业再上新台阶。一是强化政策落实,着力提升服务精准度。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执行,简化过程审批流程,建好“一人一档”个性化康复方案,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实落地。二是强化能力建设,提升机构竞争力。各康复机构要加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与时俱进创新康复服务理念,提升康复服务水平,积极主动推进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三是强化社会动员,提升社会影响力。要发充分发挥公益组织、志愿者团队力量,加强宣传引导,消除对残疾儿童的歧视与偏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共担”的康复生态,共同开展好残疾康复救助工作,营造包容友爱的社会氛围。
本次会议为白云区2026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奠定了基础,下一步,白云区残联将联合定点机构、街道残联,形成“区-街-机构”三级联动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助力残疾儿童融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