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节期间,在文昌阁路边音乐会民乐专场的舞台上,残疾人艺术家徐有灵和他的伙伴们用手中的葫芦丝,演奏出一首首动人旋律,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聆听。他们用中国传统民乐传递情感,用艺术打破隔阂,让社会大众近距离感受到残疾人特殊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为贵阳增添了一抹温暖而美好的人文色彩。
徐有灵只是贵阳市特殊艺术人才中的一个代表,像他这样的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贵阳市还有很多,如被誉为“贵阳阿炳”的盲人二胡演奏家赖振德、“竹笛王子”杨林、盲人乐队“折耳根”乐队…
“十四五”以来,贵阳市残联积极推进残疾人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贵阳市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中心作为“残疾人之家”,长期坚持开展各类残疾人艺术培训,涵盖声乐、器乐、书法、美术等,为广大残疾人朋友提供学习与成长的平台,在促进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不断建立和完善贵阳市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队伍。
从最初对艺术的懵懂好奇,到逐渐掌握专业技巧,每一位学员都能在艺术学习中找到乐趣、收获自信,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残疾学员们不断突破自我,在艺术道路上稳步前行。
为充分展示残疾人特殊艺术的魅力,贵阳市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中心在持续开展残疾人艺术培训的基础上,选拔优秀人才,从2025年开始,重点打造编排民乐独奏、合奏节目,充分参与各类公益性演出。从挑选合适曲目,到反复排练磨合,学员们与指导老师付出了大量心血,终于在路边音乐会上大放异彩,不仅充分展示残疾人的艺术风采,更向社会展现残疾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贵阳市残联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残疾人大型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如2023年举办了贵阳市第八届残疾人艺术作品展,224件作品在贵阳美术馆、贵阳市行政中心、曹关湿地公园等进行展出;2024年举办贵阳市第十一届残疾人艺术汇演,40个节目,85名残疾演员用悠扬的歌声、灵动的舞姿,美妙的器乐演奏,展现出残疾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2025年全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艺术汇演中,贵阳市选送的9个残疾人艺术节目,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优秀奖3个的好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其中,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艺术汇演的侗族大歌《红韵侗歌·和谐之声》获得特等类节目。
未来,贵阳市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中心将继续发挥“残疾人之家”的作用,不断打造“大爱筑城·文化助残”工作品牌,加大对残疾人文化艺术事业的推动力度,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与活动形式,打造更多优秀节目,助力更多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实现艺术梦想,绽放更加绚烂的人生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