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主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两个共同”: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三个离不开”: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五个认同”: 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六个相互”: 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八个坚持”: 澳门回归,指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葡萄牙共和国结束统治澳门的历史事件。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进”内容: 澳门回归,指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葡萄牙共和国结束统治澳门的历史事件。 马克思主义“五观”内容: 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民族工作总目标: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民族团结内容: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 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各民族群众为主体,通过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综合举措,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性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践过程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 推进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 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最重要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的定位: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民族团结进步方向: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最重要途径: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