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区县动态
区县动态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一行实地考察贵阳市南明区助力之桥残疾人托养机构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一行实地考察贵阳市南明区助力之桥残疾人托养机构
文章来源:残联办公室       作者:南明区残联       发布日期:2016-05-23
【打印】 字号:【

5月19日上午,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程凯一行5人在省、市、区残联等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贵阳市南明区智障人士“助力之桥”工作站实地考察。

2009年5月15日,南明区在全省建立了首家针对智障人士的非营利性日托型托养服务机构——南明区智障人士“助力之桥”工作站,为南明辖区16-45岁智障人士提供身心康复、认知水平、生活自理、生产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社会交往和劳动就业能力。填补了贵阳市以及贵州省在智障人士托养工作上的空白,是全省唯一具有培训和托养智障人士双重性质的机构,也是全省残疾人托养示范点,并被确定为中国残联“阳光家园”示范点。目前,工作站有30余名智障学员在此接受每天8小时的语言交流、交易算账、礼仪礼节、感觉知觉、运动保健、心理辅导、手工制作、家务劳动等特殊教育训练。经过多年的探索,目前,学员已熟练掌握了手工皂的制作流程,制作了很多细腻精美的手工皂,在历年的“全国助残日”活动中,学员的精巧手工艺品都得到省、市、区领导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吸引市民纷纷前来购买。通过制作手工皂等手工艺品的培训,有效缓释了智障人士家庭的失衡心理,提高了残疾人的精神生活质量。

考察中,程凯一行参观了智障人士“助力之桥”工作站学生教室、劳动技能培训室、学生活动室等教学环境,亲切看望工作站的老师和学生们,仔细询问她们的工作生活及康复训练情况。在听取有关工作汇报,程凯对“助力之桥”工作站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说,“助力之桥”是连接党委、政府和残疾人家庭的爱心之桥、民心之桥、德政之桥。残疾人在工作站通过劳动强壮身体、交流促进身心健康、展示一技之长增强自尊自信,工作站的模式就是“阳光家园”示范点。示范点就是让学生在学校自然进入职业教育,自然进入就业和职业康复,我们的课程可以加入劳动技能,让老师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为学生找简单的劳动项目或与企业合作,让他们得到一个劳动机会,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希望全社会像关爱家人一样关爱残疾人及残疾人事业,通过完善各项制度保障,让广大残疾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文明、进步。

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杨云,贵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曹晓明,南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吉华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