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促进残疾人创业就业,既是保障民生的要求,也是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体现。为破解辖区残疾人就业创业难题,观山湖区残联积极探索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紧紧围绕残疾人事业发展重点工作,落实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切实引导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让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同时带动和安置其他残疾人就业,形成了以政策落实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多措并举、稳步推进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帮助残疾人朋友实现就业增收,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数据互通搭建起供需沟通桥梁
观山湖区残联利用大数据平台和走访企事业单位进行摸底,建立残疾人就业需求和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统计台账,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对残疾人有需求的企业信息档案,架起残疾人和用人单位的供需沟通桥梁,及时为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沟通和转介服务,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愿望。在此基础上多次联合区就业局、镇(街道办)等单位开展就业援助活动,2023年1-4月已举办4场就业专场招聘会,全区共计45家用工单位提供了230个就业岗位,现场发放就业政策宣传资料700余份,近100名残疾人参加了招聘会,50余名残疾人参与现场招聘,13名残疾人达成入职意愿。
落实扶持政策助力残疾人实现创业
观山湖区残联认真贯彻落实《贵阳市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办法》,对不同需求的残疾人结合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对残疾人从银行取得贷款用于本人创业、自谋职业、发展生产的,在贷款10万元以内给予不超过24个月的全额贴息;对毕业两年内的残疾大学生创办的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者在给予扶持的基础上,再追加补助10000元,鼓励残疾大学生自主创业;对残疾人个人及其家庭通过从事种植、养殖、零售、盲人按摩等各种形式进行创业的,给予一次性创业扶持补贴;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享受1000元灵活就业补贴。2022年共计为符合申报条件的92名残疾人提供补助,帮助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
拓展就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
2023年,观山湖区残联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想方设法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依托朱昌镇长冲村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了“残疾人就业示范带动基地”,拓展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为残疾人就近就便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平台,已辐射带动30余名不愿离乡打工的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在深入动员、广泛宣传、严格程序的前提下,积极推动税务部门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年审、代征、代扣工作,及时协调处理征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安置残疾人就业的90家用人单位给予残疾人就业岗位补贴和超比例就业奖励,以此促进机关、企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现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年审“跨省通办”,进一步增强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
为全面提升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及创业能力,观山湖区持续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2022年共计组织34名残疾人参加市级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有10名培训合格取得证书。组织2名残疾人参加贵阳市第六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1名残疾人代表贵阳市参加贵州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均获得较好的名次。结合市场需求,开发了残疾人“手工技艺”特色项目培训,2022年让30余名残疾人学到藤椅编织技术,为就业增加一技之长。2023年以来“手工技艺”还开发了编织果盘的培训项目,已累计培训110人次,出品成品100余个,受到了残疾人朋友的欢迎。
下一步,观山湖区残联将把促进残疾人创业就业作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重点任务,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的文件精神,加大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和残疾人创业典型宣传,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和更多爱心企业,提供适合残疾人就业岗位和创业平台,为残疾人创业就业提供更多机会、给予更多帮助,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益,实现残疾人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形成全社会理解、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
供稿:观山湖区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