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县:
“五个一”措施助残疾人创业暖民心
近年来,修文县在开展扶持残疾人创业工作中,按照“摆好创业一盘棋、铺开创业一张网、厘清创业一本账、打开创业一条路、铆足创业一股劲”的“五个一”措施,加大对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力度,促进残疾人自主创业,带动残疾人实现就业。三年来,实现自主创业50户,补助资金103.5万元;扶持残疾人灵活就业502户,补助资金50.1万元,贷款贴息补助40余万元。2名残疾人分别获得贵州省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百名优秀残疾人工作者”、“百名优秀残疾人”殊荣。
完善体制机制,摆好创业一盘棋
一是充分发挥县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职能,党委政府牵头,多部门齐抓共管。二是建立残疾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不定期听取残联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残疾人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县残联定期组织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召开联席会,研究残疾人创业工作。三是纳入执法检查。把残疾人事业发展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全县高质量发展目标,同时,县人大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贵州省残疾人保障条例》落实情况,纳入人大年度执法检查重要内容,督促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加强组织建设,铺开创业一张网
一是加强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2022年6月至10月通过换届选举,配强、配齐县(乡)两级残联组织,新一届残联主席团成员分别为分管副县长为主席、4名残工委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副主席,选举产生全县残联理事长共13名(驻会)、副理事长13名(驻会)、理事若干名(不驻会),126个行政村(社区)成立了村级残疾人协会,全县的残疾人工作网络体系得到夯实,切实履行残联“代表、服务、管理”职能职责。二是强化残疾人创业就业阵地建设。总投资20万元,创建省市乡村振兴示范点各1个,实施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红色文化发展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策略,围绕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扶持残疾人创业就业,实现残疾人就业增收。
拓宽多方渠道,厘清创业一本账
一是协调各单位部门、民营企业、电商等平台,将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残疾人纳入就业范围,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月”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切实解决残疾人就业难的问题,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帮扶。二是培育辅助性就业机构,有力促进残疾人员实现就地就近就业。2022年在易地扶贫安置点建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黔潭有限公司安置精神、智力、重度肢体13名残疾人就业。三是狠抓兜底安置,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近三年来依托县直相关部门及辖区各企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达251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吸纳残疾人员188人,发放补贴80.34万元;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吸纳残疾人员256人,发放补贴423.54万元。
找准岗位需求,打开创业一条路
一是摸清底数,依托各乡镇街道,按照全县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及家庭实际情况,全面摸清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就业意愿和需求,切实为残疾人就业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抓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相应的职业素质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三是抓岗前就业培训。结合市场需求,岗位需求,为其提供分层次、分类别的精准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三年来,共为残疾人开展养蜂、猕猴桃、李子、蔬菜、枇杷等职业技能培训942人次。
保障政策落地,铆足创业一股劲
一是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贵州省残疾人保障条例》《贵阳市残疾人特惠政策指南》确保残疾人各项就业创业政策。三年来,共开展各种宣传1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45000余份。二是帮助残疾人申报各类创业就业扶持资金,引导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三年来为253名残疾人申请、提供自主创业扶持资金、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场所租赁补贴等资金159.1万元,帮助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为201名残疾人发放补助资金20.1万元,帮助残疾人实现灵活就业。
供稿:修文县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