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贵阳市残联召开2023年全市残联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第三十七次全国残联工作会议、2023年全省残联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22年全市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成果,安排部署2023年全市残疾人工作。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唐进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残联领导班子、市残联中层干部、直属事业单位班子成员、贵阳市各区(市、县)残联主要领导及部分分管领导参加会议。
清镇市残联、息烽县石硐镇残联、花溪区清溪街道南溪苑社区残协围绕残疾人康复就业宣传工作、乡镇(街道)残疾人综合事务服务、村(居)残协作用发挥等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全市残联系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贵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明确的目标、全市“两会”重要部署,始终做到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凝心聚力、勇于担当,奋力推进贵阳贵安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各级残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省残联关心指导下,克服疫情影响,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一条主线”不断强化政治建设,推进“一项改革举措”优化部门职能,做好“两件大事”完善残疾人保障服务,完成“三项任务”助推残疾人事业发展,强化“六方面服务保障工作”提升民生服务。制定《贵阳市残联关于“强省会”五年行动实施方案》,出台《贵阳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专项规划》,争取省残联印发了《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支持贵阳市在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中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修订完善了《贵阳贵安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办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贵阳市残联和全市10个区(市、县)、145个乡(镇、街道)和1656个村(居)残联(残协)全部完成换届工作;配发第三代智能残疾人证9.24万张,办理“跨省通办”件614件,受理来信来电及各平台案件办结率为100%;创建残疾人乡村振兴创业基地7个;“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6个;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创业300余人,实现残疾人新增就业1521人;组团参加贵州省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贵阳贵安残疾人护理补贴实现提标扩面,率先在全省实现“一级、二级残疾每人每月110元、三级精神和智力残疾人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为2720名就业年龄段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开展托养服务及资助;对1500名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子女发放助学补助,残疾学生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8.37%;为1442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救助服务,为3500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型辅具适配服务,为12100余名残疾人提供支持性康复服务;成功举办贵阳市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共有288名运动员参加8个大项比赛;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350户,创建6个“残疾人自强康复健身示范点”,完成残疾人文体培训432人次,残疾人运动员集训87人。一年来,全市残联系统敢担当、善作为、勇拼搏,为推动新阶段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唐进强调,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更是《贵阳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专项规划》关键之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入实施《贵阳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专项规划》,推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努力开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新局面,为“强省会”行动贡献残联力量。
一是要推动全市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建设运营,构建市县互补的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保障网络。
二是要强化认识,主动作为,提升资金执行率和使用效益。
三是精心筹备贵阳市第八届残疾人艺术作品展,充分展示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风采,积极备战第七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力争取得更好成绩。
四是强化措施做好直属事业单位职能职责调整;加强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市级各专门协会党的领导,实施专门协会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积极发挥专门协会联系各类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
五是着力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力推进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六是全面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持续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不断提高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供给,积极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不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智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