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区县动态
区县动态
修文县:从乡村振兴建设中走来的美丽索桥村
——记修文县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
文章来源:修文县残联       作者:杨荣       发布日期:2023-03-23
【打印】 字号:【

导 语:


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并精准确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目标是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蓝图。

为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贵阳市残联、贵阳市乡村振兴局出台《贵阳贵安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结合贵阳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专项规划和全市特色田园·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了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创建,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市每个区(市、县)建设2个市级以上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为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当年,即建成6个省(市)市级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

近期,贵阳市残联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将推出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建设成效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今天,让我们走进贵阳市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之一---修文县谷堡镇索桥村看一看。


从乡村振兴建设中走来的美丽索桥村


索桥村位于贵阳市修文县中部,谷堡镇西南面,地处乌江上游,总面积8.36平方公里,距离修文县城20公里。全村14个村民小组13003938人。主导产业以猕猴桃种植和蔬菜种植为主,全村残疾人111人,重度残疾人48人,每月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3200元。

走进索桥村,入眼帘的便是宽敞整洁的乡村柏油路,路两旁田间地头蔬菜品目繁多,长势喜人,在不远处面积较大的一处地里,两台农耕机正在农机手的操作下忙碌着,不知是备耕还是收成翻土,但这片土地上种下的都是希望种子,收获的均是幸福硕果;村子里的村民住房基本是两层高的楼房,水泥路通往家家户户,农户庭院内,有的停放着小轿车、有的停着面包车、三轮货车;村委会及临路的墙体上,随处可见乡村振兴宣传图标,有宣传农村建房用地的、有宣传饮水安全知识的、有宣传垃圾分类标准及意义的、有宣传卫生厕所健康生活的、更有宣传新时代乡风文明新风尚的如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直观明白。走进村委会大院,办公楼前分植两旁的几棵松柏树苍翠挺拔,前院中央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青色瓷砖的墙面上印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宣传标语。在村委党群服务大厅内,便民服务台第一个窗口摆放着“残疾人服务咨询点”工作牌,让残疾朋友进门办事一目了然。

     经索桥村委介绍,2022年乘着省乡村振兴示范点、省乡村振兴残疾人示范点的快车,索桥村实施了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红色文化发展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战略,残疾人工作是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残疾人工作,让本村残疾人紧跟时代步伐,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是索桥村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索桥村紧紧围绕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残疾人无障碍改造、残疾人文化生活开展残疾人工作,抓牢抓实乡村振兴建设中残疾人工作示范点的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及工作体系建设。机构健全,残疾人工作有抓手。20227月索桥村残协换届工作在谷堡镇残联的指导培训下取得圆满成功,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村残协委员、残协主席、副主席,并推选出残疾人专职委员,并明确了分工职责。机构的健全,让索桥村残疾人工作有抓手,工作落地有声。索桥村将残疾人公共服务纳入村委会工作事项清单,扶残助残纳入村规民约,按照乡村振兴残疾人示范点的建设标准,拟定索桥村残疾人工作计划。2022年,索桥村残疾人工作在新一届村残协班子的带领下,摸清了残疾人的底数和各类需求,分级分类服务,在为残疾人提供就业、社会保障、志愿服务等各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

二是建立政府+社会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政府牵头,部门具体落实,将残疾人的各项优惠政策、社会救助和福利等落到实处。全村48名重度残疾人,2022年按照一级100/月,二级80/月,精神、智力三级40/月发放残疾护理补贴,每月对重度残疾人的护理补贴进行核实比对,防止漏人漏户等现象的发生,保证护理补贴足额足月发放到位。全村48名家庭困难重度残疾人享受政府代缴合作医疗政策,对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的医疗报销比例高于普通人,防止困难残疾人家庭因病返贫。对2名残疾人子女及残疾人学生给予补助,保障其受教育权益。对不满60岁但符合条件的4名重度残疾人纳入特困供养,覆盖率达100%,解决了重度残疾人在养老方面的问题。对残疾人家庭实行动态监测,常了解、时关注、送关怀,在村残协的密切监测下,2022年共帮助2户困难残疾人家庭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帮助4名残疾人进入特困供养,帮助2名临时有困难的残疾人申请临时救助。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为重度残疾人提供照护、托养等服务,为残疾人理发、清理家庭环境卫生、为其测量血压等服务。为重度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改造,通过橱柜改造、马桶改造、电动晾衣架改造、扶手安装、添置冰箱、洗衣机等,改善残疾人居住、生活设施,使其在生活中更加方便、便利,2022年全村重度残疾人无障碍改造达100%。实施公共场所无障碍改造,完成村综合楼无障碍通道改造,残疾人进入村委会办事不再爬梯而行。村残疾人康复站建成并已投入使用,残疾人能够在康复站内进行康复训练,站内还设有辅助器具出借服务,方便各类别残疾人出行。按照残疾人康复需求,发放残疾人辅具81份。基层政府全方位、多举措保障了残疾人老有所依,幼有所学、病有所医。

通过引入社会化机制,建立利益连接机制,使残疾人享受来自企业的利益连接分红,全村2022年通过利益连接机制收到分红的残疾人达21人。通过公益性岗位解决残疾人就业25人,村项目工作岗位解决残疾人就业8人,对残疾人进行产业扶持5人,灵活就业21人,实现有能力的残疾人均得到上岗。组织残疾人进行农村产业技能技术知识培训1场,涉及残疾人51人,通过邀请镇农业中心专家指导培训种植技术,实现了残疾人猕猴桃种植、蔬菜种植产量显著提升的目标,提高了残疾人的经济收入,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建立志愿者关爱服务体系,引导社会机构开展志愿者服务,如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志愿者,长期为村里的残疾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使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公益志愿者们通过和残疾人谈心谈话、聊天开导,清扫环境卫生等方式,帮助残疾人朋友解决生活困难,受到残疾人家庭的一致好评。索桥村通过这些工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倾听残疾人的心声、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残疾人及家属满意度达100%

离开索桥村时已是黄昏,村里的广场上已经开始有晚饭后出来活动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村级公路两旁行走着放学的儿童,背着背篓扛着锄头归家的庄家人,耕牛的后胯挂有一个塑料袋,赶牛的老伯说那是怕牛把屎尿拉在路上。我们相信,这样一个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图片